一个残疾象棋高手的“隐士”故事
在“泓儒杯”象棋赛上,偶尔听说了钱园易这个名字。渐渐走近时,才发现他有着谜一般的身世:他在棋界没什么名声,关键时刻却为常州棋人赢得了名声;他几乎足不出户,却在唯一参加的比赛中夺冠;弟子早已在叱咤棋坛,他却贫病交加……这一切,缘于同一个原因:残疾——下肢瘫痪,10个手指只有3个能使上劲。 22年前,一个残疾棋手,
保住了常州棋人的颜面
在机械一村15幢的家里,钱园易坐在一张轮椅上。说是坐,却看不到身体下的腿,由于肌肉萎缩,腿已经只剩皮包骨头,蜷在了身体下。
不方便行动,钱园易就经常这样一坐一整天。60岁的他,将近坐了60年,好在,他的面前,有一盘棋。这一盘棋,成了钱园易眼中风云诡谲的世界,波澜不兴中,隐藏着惊涛骇浪;和风细雨下,却处处杀机四伏。
棋里的世界,远比他的人生精彩。事实上,在他大部分暗淡的生命中,有过偶尔的灿烂。
1988年5月,上海著名棋手陈东伟来到常州得财园,一个常州棋人聚集的茶室。比名声更高的是陈东伟的气焰:谁上都让两先!
不服气的常州人纷纷上台应战,可陈东伟牛不是牛得没道理,一连几天,竟没人能赢得了陈东伟。常州棋人的脸挂不住了。
突然有人想到了钱园易,于是,陈东伟被领到了钱园易家。一上午的厮杀,双方互有胜负。午饭过后,陈东伟提出再战,钱园易虽然身体已感不适,但事关常州棋界声誉,只得硬着头皮上阵。最终,第三场对决又是平分秋色。虽然没有击败陈东伟,但已经让陈东伟临走时,留下一句“常州棋坛还是有人的”。
想起钱园易的,是他的师兄弟。他们的师傅叫李更年,常州棋人无人不知的象棋高手。
因为自小就得了小儿麻痹症,钱园易的四肢失去了大部分功能。然而,机缘巧合,李更年见到了这位安静和愿意思考的残疾孩子,并收他为徒。
棋坛都知道,李更年在常州有十大弟子。钱易园是第十一位,因为几乎不出场,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存在。
十大弟子,都是上门求教,唯有他,是师傅上门授艺,还经常带着师兄弟们来陪他下棋。因为他的身世,也因为他对棋有着特殊的天分,李更年对钱易园怜爱有加,每次外出比赛归来,总会带些珍贵的照片和棋谱给钱园易。
在钱园易家中,至今保存着师傅送他的棋书。桌子上、柜子上、床头、墙角,到处堆着棋书,再没有其他的书。 钱园易说,他的人生和象棋融为了一体。很多时候,对着一个残局一动不动思考三四个小时,为了一招棋,可以把棋局翻来覆去几十遍,为了研究一本棋谱,可以彻夜不眠。
后来,钱园易也收了些徒弟,宗伟、朱文月、周如铁……这些已是常州棋坛赫赫有名的人物,在省市比赛中获得了无数荣誉。而钱园易却只拿过一次得财园内部比赛“心远杯”的冠军,因为,这是他唯一参加过的公开比赛。
4年前,
照料了他50多年的母亲,瘫痪了
60年的生命除了棋,还有的就是他的母亲,一个照料了他50多年,现在已经90岁高龄的女人。
钱园易没有见过父亲,在他出生前,父亲就去世了。带着一个残疾的孩子,他的母亲没有改嫁,从一个年轻的女人,渐渐变了一个耄耋老人。
母亲的悉心照料,让他衣食无忧了60年,让他可以尽情地徜徉在象棋的世界里。尽管仅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,日子过得紧紧巴巴。
母亲已经90岁高龄,更要命的是,2006年母亲的一个跟头,摔伤瘫痪在床,母子二人的生活都无法自理了。母亲的退休工资加上钱园易的低保,怎么也请不起保姆。
无奈之下,二哥钱幼易和妻子搬了过来,这一照顾就是5年。二哥也已经65岁,如果有一天,二哥也被拖累垮了……今后的日子,钱园易真的不敢想。 南无阿弥陀佛,菩萨保佑,往生净土!
页:
[1]